欢迎来到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网站!

浅析无人装备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0-11-24   作者:     访问量:19 

浅析无人装备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应急科学与技术  国强


彭国强,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汉江支队政治委员。


20191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中指出,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他强调,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是消防救援队伍当前最紧要的课题。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大城市的发展,消防队伍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繁重,火灾或应急救援的复杂性及处置难度也在逐步增加,人员伤亡的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在消防救援上的推广和应用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2020年1011日媒体以“再添利器!多款无人装备罕见曝光”为题,报道了我国陆军某集团军在福建、广东多处海域同步展开的一场多兵种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演练中除了常见的两栖登陆舰、火箭炮、步战车等传统装备外,无人破障船、无人侦察车、无人弹药输送车等新型无人作战平台也罕见曝光。基于移动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远程控制等现代技术的无人装备的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上。近年来,消防队伍已经开始引进无人装备,确保救援更科学、更高效、更安全。面对新兴的无人装备技术,结合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和工作实际,就逐步配备应用消防无人装备,并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和“全灾种”、“大应急”应急救灾任务,笔者浅谈几点认识和个人的思考。



1配备消防无人装备的现实原因


(一)新时代消防队伍职能任务拓展的迫切需求。20181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消防救援事业开启了新征程,迈进了新时代,成为了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随着消防队伍改革转制后职能的拓展,救援任务大量增加,逐渐由过去处置的单灾种向全空间、全地形、全气象条件下全灾种转变,消防人员不仅要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英勇无畏,更要有上天入地、登山潜水的能力本领;既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火场,还可能面临前所未见的灾害事故现场,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危险。而无人装备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具备一定替代性,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救援范围广,使用方便,在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方面能发挥人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克服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局限性的现实需要。在改革转制的两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援中每年牺牲人数20人,伤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成为消防队伍在改革转制发展中的一道硬伤。而若在灭火救援中使用无人装备,无论是面对暴雨、洪水、台风、泥石流等恶劣的天气环境;或者是易燃易爆、塌陷、有毒、高温等严重事故灾害现场;抑或是山岳、峡谷、沟壑、水下等极端地理环境,无人装备技术均能有效规避传统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短板,确保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救援过程中,还能通过对现场情况跟拍、追踪,为最大限度地控制灾情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减少灾情损失和人员伤亡;又如,灭火救援时个别消防员甚至会因体力不支等原因,而导致救援中断或出现人员受伤,而无人装备具有“长期作战”的特点,可以大幅度提升作战效能。




(三)社会快速发展使消防救援工作面临新挑战。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导致新风险与日俱增,消防面临的安全形势也日益复杂、严峻。十三五以来截止到2020中国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到8.44亿㎡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近万栋国内大跨度建筑数量已超过1.5万栋燃气管道70万公里桥梁7万余座,除此之外,地下管线管廊、大型新能源汽车、大型综合体等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城市脆弱性突出,灾害事故的链式效益也在逐步增加。近年来,全国连续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使得消防灭火救援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投入高科技的无人装备提高消防灭火应急救援战斗力刻不容缓。




(四)无人装备技术的成熟使无人救援成为可能。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无人装备相关的平台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等各项技术均有较大进展,有力地支撑着无人装备的飞速发展,而且一旦5G技术应用,无人装备的应用将呈几何级增长。平台无人、系统有人的作战手段已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必然选择。据有关报道显示,美军现役的无人机数量超过7000架。据悉我国军队也研发和装备了许多无人设备,包括无人驾驶飞行器、水面舰艇和水下航行器,甚至还有多用途无人驾驶车辆。而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发展和在消防领域的推广应用,各地消防队伍逐步配备了火场侦察、有毒物质侦检、灭火、排烟等不同功能用途的机器人,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侦察机器人、排烟机器人、高倍数泡沫灭火机器人、智能细水雾灭火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能够承担一定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的侦察、扑救任务,极大地减少了人员内攻的频次和风险。



2常见的消防无人装备



(一)消防无人机。无人机全称无人驾驶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英文缩写为“UAV”,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主要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实现自动移动、通过自备程序控制实现相关操作的飞行器,一般由无人机平台飞控与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数据链系统、地面指控系统和云台任务载荷等六大部分构成,涉及结构设计、机体材料、飞行控制、无线通信遥控、无线图像回传等五项关键技术。本文所指的消防无人机泛指用于消防救援工作的无人机,它的机身全部采用碳纤维新材料,可提供安全防火的动力系统,应用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哪飞哪,依托高变焦摄像头和热红外相机应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时了解灾害现场数据。目前,城市消防队伍大部分配备的都是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可在高空中进行悬停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云台相机360°旋转拍摄,也可具备图像、扩音器、侦检、喷水灭火、发射破拆弹等多项辅助救援,还可利用无人机的快速移动能力,在城市高楼和森林区域进行大范围防火侦察。

 

(二)消防机器人。现阶段对于机器人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定义,但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消防也无不例外。对于消防机器人而言,分水上或水下两大类,目前国外已有多种功能各异的消防机器人,且已经稳步向第三代高端智能化发展。全新的模块化消防机器人可以实现远程救火,但均由消防员远程控制。它们不仅有较大的荷载能力和拉力,还可运载泡沫、水箱、重型消防水管、泡沫配比器等配件,还能携带热成像仪、红外成像仪以及气体检测仪器等火灾监视设备以判断火情,当出现极度危险的火情时,这些设备不仅能进行安全监视,更能避免对消防员造成伤亡。此外,国际上已有学者对消防机器人的耐高温、越障和通信性能这三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消防机器人能够爬楼梯,并在多种室内环境中正常行驶,机器人采用多重保温技术,可耐高温,续航时间长,还可以与火场中的被困和受伤人员进行通信,并向遥控器发送视频和音频信息,传递建筑物内的火灾环境信息。我国现有的机器人种类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防爆消防排烟侦察机器人、消防智能细水雾灭火机器人、防爆消防高倍数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等,但其在实战中发挥的作用均有限,需要与消防灭火救援实战进一步有机融合。






3无人装备在灭火救援中的使用领域及作用


目前在消防应急救援领域,无人装备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一)现场侦察兵针对地形和环境较复杂的高层、地下、大跨度厂房、化工场所等灭火救援现场,无人装备可无视地形及空间限制,对现场的火情进行初步侦察,能够有效的捕捉火灾中心的位置、温度、燃烧物以及周边环境、风向、水源等,为初战力量部署提供参考;在大型抢险救援中,往往造成交通拥堵,无人装备可以利用快速优势,先行到场,掌握现场交通基本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决策数据,还可通过视频传输,为后续救援力量的调整、调度和医疗等社会资源的调度提供数据参考,提高救援效率。如在“4.22”江苏靖江爆炸事故处置中,消防救援队伍应用无人机从高空跟踪监控处置全程,应用热成像功能,辅助监控罐体温度,提供了全局、直观的指挥决策视角。




(二)实时监控器5G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可助力无人装备的救援行动。利用5G技术的大带宽、低时延优势,使得影像资料和控制指令的实时传回成为现实。无人装备可通过搭载4K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系统感、传、知、用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无人装备身上,对灾害事故处置进行实时监控追踪,将现场情况实时传回指挥部,便于各级指挥部及时掌握动态灾害情况,从而作出快速、准确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比如搭载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探测仪,对易燃易爆等化学事故灾害现场的相关气体浓度进行远程检测、实时监控,从而得到危险部位的关键信息;又如搭载测温、测风速等设备,可对灾害现场环境情况进行细化了解。如在天津“8.12”爆炸事故处置中,由于现场存放了大量危险化学品,爆炸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消防局第一时间紧急调集了多架无人机,对灾情和救援实现有效的动态监控。




(三)通讯传声筒我国国内基站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但一旦遭遇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就会导致光纤、基站受损,从而使通讯中断,影响组织救灾、指挥调度、人员搜救、次生灾害预防等进程。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国际海事卫星)可能会因为负荷过重不能保证实时通信,许多救援队伍因无应急通信系统支持,使得救援现场的信息不能实时传送,救援队伍在进入灾区核心区域和进入后的工作过程中,与现场指挥部和后方应急中心基本处于通信失联状态。此时如果给无人装备安装通信中继设备,可充当临时转信台,解决灾害现场信号拥塞、通信盲点问题,利用集成语音、扩音模块对灾害现场开展空中呼喊或者传达指令或安稳被救者情绪,其效果较地面喊话更为准确迅速,同时也能确保遭遇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确保通信联络不中断。




(四)灭火逆行者灾害现场复杂多变,消防人员在开展救援作业时,随时可能面临爆炸、坍塌、轰燃、毒害、腐蚀、坠落等危险,而此时无人装备 “逆火而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历来是世界性难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内攻灭火救援,目前世界上高喷车出水最高也仅能达到6080米左右,即便是101米的登高平台车,其实际使用效能也是大打折扣。从国内部分总队开展的无人机灭火演习看,无人装备可搭载特殊的灭火导弹、破拆弹或泡沫灭火剂,悬浮于着火层上方,随后利用破拆弹锁定目标并快速发射,将玻璃破碎后,在指定区域喷洒灭火剂,精确、快速地将高层建筑等人难以到达企及的地方的火灾扑灭。在未来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下,通过减少水带水锤和出水后坐力的方式,在吊升水带进行灭火时甚至有望解决高层灭火这一世界性难题又如在化工易爆场所中,可利用消防机器人和消防无人机协同集群作战的方式,实行+机器人+无人机模式的强攻近战,既能灭火又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目前,无人装备灭火使用最多的领域,主要是森林灭火,相比于人海战术的效率低、风险大和伤亡率高,无人装备可以多次反复装载灭火弹、灭火剂,迅速打出隔离带,其效率远高于消防员灭火。




(五)装备快递员在特殊环境进行救援行动时,消防救援人员无法到达但需要投放物资的救援现场,无人装备的优越性就凸显出来。例如在地震、洪水、泥石流、山岳救援等灾害现场,现有抛投器的使用环境和范围有很大局限性,且精准度差,则可以在无人装备上携带安全绳、呼吸罩、急救药品、灭火剂、以及食品等多种救援物资,利用无人装备的远程可视瞄准系统精准定位远程投放,加快救援进度;若高层建筑人员被困,难以向下疏散逃生,无人装备在着火建筑楼顶救援不利的情况下,可进行空中搭安全绳救援,采取通往对面建筑横向逃生;尤其在水上救援中,无人机可以辅助投掷安全绳、救生衣、救生圈等关键设备,采取“小绳拉大绳”的方式搭建救援通道,提高救援效率。2016广西总队某支队利用无人机投放救生绳,救出河中被困群众;四川总队曾成功利用无人机空中抛投吊舱,将生理盐水运送给因河道水位突然上涨被困孤岛的两名被困者,保证被困者体力,为后期营救奠定了基础。




(六)三维建模师灾害现场环境危险,人员进入风险大、大型设备进场难,调查、宣传工作实施受限,无人装备可以搭载相机或侦检设备,上下分工配合开展现场勘查和火调工作,快速获取现场真实可交互的实景三维建模模型,全面反映灾害态势和救援处置工作,为评估灾害损失情况、灾后重建提供有力支持。基层消防站也可以依托无人装备,通过采集数据,配合一键全景拍照功能、二维合成、三维建模软件,通过制作辖区内重点单位三维模型,常态化开展单位六熟悉工作,为制作数字化预案,可视化力量部署提供了可能。如在“3.21”江苏响水爆炸处置过程中,消防队伍通过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合成4000余张高清照片,建立了灾害现场和爆炸中心大坑的三维模型,为后期火调提供了决策依据。




(七)夜间照明灯在夜间救援中,由于黑暗环境,现有的移动照明灯组无法提供有效的照明,致使救援任务进行不顺畅,从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而无人装备可搭载照明吊舱用于夜间交通事故照明、夜间抢险救援照明、夜间火灾现场照明等光照强度低的救援现场。特别是在夜间救援现场时,在光线受限的情况下,无人装备可搭载高强度照明灯,在夜间处置救援过程中实施不间断、大范围的照明保障,既能克服因黑暗造成的诸多不便,辅助消防救援人员有效应对夜晚弱光环境,又能给黑暗下的被困人员信心,安稳情绪、配合救援,极大的提升夜间应急救援效能,保障灭火救援作业顺利实施。如2019年厦门同安某农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此次夜间救援,当地消防救援队伍利用无人机照明快速布置救援设备,为指挥决策和疏散人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消防无人装备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加研发力度。目前,全国各地消防救援队伍虽然配备了一定的无人装备,但这些装备无论从出厂来源、性能参数、实战作用看,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消防无人装备,只能称之为“消防队伍的无人装备”,并不是为消防救援精准“量身打造”的,很多装备仅仅经过简单的改造或功能拼凑,甚至有的无人装备如无人机连改造都没有,直接购买并投入使用,一些厂家似乎也没有联合消防科研机构或消防队伍,结合实战来研发,无人装备的功能没有有机地与消防实战融合,在实际使用中也就难以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因此要加强无人装备的与实战结合的设计研发,加快装备提档升级,提高其自主性、适用性和可靠性;要加快配备力度,提高使用率和普及率,不断推动其更新迭代,逐步推出成熟适用消防专用无人装备




(二)加大投入,注重推广应用。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消防队伍运用的日趋成熟,其必将在处置各类灾害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消防改革转隶总体完成,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逐步调整、修订、健全。要将消防无人装备建设应用纳入十四五消防工作规划,纳入应急救援装备发展的总体规划,与消防车辆装备、专业器材、单兵装备等置于同等重要程度统筹谋划,科学制定消防无人装备建设应用规范、标准和配套措施,加大技术、资金、人才等投入,健全研发、配备、应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实现长效发展,逐步实现无人装备单独完成各类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任务。




(三)紧盯风险,强化实战演练。目前,消防救援队伍现有无人装备训练操法相对简单,消防机器人主要以出水、排烟等为主,消防无人机主要以起飞、降落和基本维护为主,无法有效提高实操水平。消防队伍应紧盯“全灾种、大应急”,依据不同的无人装备类型、不同的风险领域设置相应的训练科目,有效提升无人装备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同时,提高消防无人装备性能和技术参数范围要求,实行一定范围的统型;将无人装备科目纳入实战演练中,无论是总队、支队级或者消防站级的实战演练,均应要求无人装备全程参与,逐步探索扩大无人装备的应用领域,加强与指挥部之间的协同作战,提升战斗力水平。




(四)健全制度,培养专业队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人装备并不是无人操作,因此仅有无人装备是不可行的,还必须有专职司机,待消防救援队伍各方面配套政策落地后,建议昆明训练总队、南京训练总队开设相应无人装备操作专业,培养一批专业的无人装备新型人才。各级要制定相应的无人装备制度,依托支队作战指挥中心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消防无人装备分队,并以通信员和装备技师为骨干力量,辅以善于学习机械、精通通信原理的年轻消防员,构成一支以老带新的35人的无人装备专兼职队伍,防止出现人才断档的问题发生。




(五)规范管理,确保操作安全。近年来,一些无人装备在尚未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和制度就被投入使用,在可操作性、可承受性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各级要严格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无人装备的采购、使用等进行登记。尤其是无人机的使用,要严格执行《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部局《关于加强无人机装备管理训练使用的通知》、《无人机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制度规定,及时向无人机管理部门登记报备,接受指导,学习无人机飞行法律法规和安全守则;更要加强与当地空管、治安部门沟通联系,明确禁飞区、限飞区范围;要提高风险意识,购买无人机保险,尽量远离人群,保证安全,确保消防用无人机合法、合规、安全飞行。



综合整理:应急科学与技术;欢迎分享,转载请标明出处。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 版权所有 皖ICP备0902788888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