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网站!

袁宏永:提高治理水平 加强风险防控 建设韧性城市

发布时间:  2020-11-26   作者:     访问量:6 

袁宏永:提高治理水平 加强风险防控 建设韧性城市

中国应急管理

提高治理水平 加强风险防控

建设韧性城市

袁宏永


随着我国公共安全核心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推进,多技术协同将成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需要在韧性三角形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城市防灾减灾技术,搭建城市重大灾害事故大尺度实验场地,研发多灾种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多尺度实验装置,构建多灾害耦合仿真模型,通过现场实验和原型模拟,揭示城市典型承灾载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下的破坏机理。

‘新基建’能够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助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城市发展将继续向地下空间快速延伸,城市规模将快速扩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工业企业和园区不断增加、体量不断增大,新材料不断涌现,各类发展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公共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未来,燃气事故、高层建筑火灾、电梯事故的数量仍会呈上升趋势,中小化工企业的燃爆泄漏事故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增长,燃气、桥梁、供水、电梯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事故灾害,尤其是耦合叠加灾害会有所增加。为激发安全市场活力,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机制体制,提升社会本质安全水平和城市安全发展治理能力。


一、坚持科技与管理创新,着力探索城市安全治理新路径


满足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重大需求,需要靠技术、管理和文化支撑。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在相关技术研发、管理创新、文化建设和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新的安全产业发展模式,发挥科研机构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投入地方建设,为城市安全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我国公共安全核心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推进,多技术协同将成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路径。在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等方面,我们要紧盯科技发展前沿,聚焦常规风险和新型风险的主动感知、智能预测和应急联动等领域,积极探索推动新兴信息技术与公共安全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加大公共安全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成果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系统构建中的应用,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标准规范,形成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的新模式。


依托公共安全核心科技,以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路面坍塌、城市内涝等重大安全事故为目标,有效感知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运行状况,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运行规律,创建“前端感知—风险定位—专业评估—预警联动”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与管控精细化治理模式。


为落实城市空间风险源头治理、分级防控等城市安全主动保障能力,在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我们要重点发展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针对城市高风险空间致灾因子实时动态监测、综合预警防控和处置决策支持的技术需求,建立风险隐患识别、物联网感知、多网融合传输、大数据分析、专业模型预测和事故预警联动的“全链条”城市安全防控技术体系架构,形成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城市安全空间立体化监测网,解决城市安全运行状态动态监测、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防控、协同组织架构等问题。加快构建消防安全云和工业安全云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服务需求和供给资源的共享对接,建立健全主体多元、覆盖全面、综合配套、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安全金融保险,通过事故损失的兜底赔付,倒逼服务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消防安全云和工业安全云服务实体单位的模式创新,激发实体单位安全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将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公共安全教育。引导应急安全文化工程建设,建设多层级、功能化、多形式、跨媒体、开放式的应急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体系,依托培训基地、科技场馆等场地设施,建设功能完善的应急科普基地,将“安全+”理念渗透于各领域、各行业,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水平。


二、针对城市次生衍生灾害与多灾种耦合特点,实现系统化应对


《建议》在提及韧性城市时,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一般而言,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也不断增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城市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近年来,城市重大灾害事故呈现出典型的次生衍生灾害与多灾种耦合等特点,具有多主体、多目标、多层级、多类型的复杂特征。长期以来,针对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专业领域和单灾种,无法实现系统性体系化应对,这是制约城市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构建安全韧性城市,需要深入研究公共安全和韧性城市基础理论。“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研究了安全韧性城市构建理论,提出了由公共安全事件、城市承灾系统、安全韧性管理三大要素组成的城市安全韧性三角形理论模型。未来需要在韧性三角形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城市防灾减灾技术,搭建城市重大灾害事故大尺度实验场地,研发多灾种及其耦合作用的大型多尺度实验装置,构建多灾害耦合仿真模型,通过现场实验和原型模拟,揭示城市典型承灾载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下的破坏机理,探索城市复杂系统耦合下次生衍生灾害演化规律、预测模型、预警理论及决策体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面向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重大需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共安全软件,减少国际技术软件壁垒可能对我国公共安全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


我们要创新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城市风险防控的科学性,要紧密围绕城市安全应对、恢复、适应等关键环节,结合中国城市管理实际,建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测评方法,在部分城市收集数据开展安全韧性试点测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可量化、可操作的城市安全韧性分析评价方法。


我们要灵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城市常见的灾害类型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图,建立完整、全面且动态的城市灾害数据库和风险特征库,通过仿真模型模拟风险的发生概率、演化路径和影响范围,推演不同情境下风险的情况,模拟灾后的逃生路线、救援方案和损毁情况,提高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和便利性,提高韧性城市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让评估结果真正倒逼韧性城市安全体系不断趋向完善。


三、“新基建”赋能公共安全治理,精准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基建”的进程不断推进,已成为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过程中,探索出了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但也暴露出社会治理、公共能力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些短板和弱项也是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中要面对的新挑战。


“新基建”不仅是稳定经济发展的举措,更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着深远影响。“新基建”能够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助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发展。“新基建”带来的新契机必将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和安全治理服务新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精准把握。


“新基建”囊括的许多“软平台”是应急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电商平台、移动支付、快递物流等“软平台”,已逐渐成为新经济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并在疫情期间凸显出对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因此,应该用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新基建”的内涵,除了5G、数据中心等“硬设施”,新的“软平台”还包括高精度地图、智能云服务、城市数据平台等,这些关键性的“新基建”均能为应急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深度参与“新基建”的应急科技企业将在助推产业升级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建设者与受益方。一方面,前沿应急科技企业掌握了自身领域建设“新基建”设施的关键技术、产品和平台;另一方面,领先的企业同时也是领域内“新基建”成果的主要受益者,企业往往更加了解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因而前沿应急科技企业可以将“新基建”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更紧密地结合,通过迭代方式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的能力。总而言之,应急领域的前沿科技企业将成为“新基建”助力应急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者。

(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编辑:刘 强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庞舒月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 版权所有 皖ICP备0902788888号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